墨西哥的听障人群由于该国各地区手语不统一、社区发展不均衡、教育水平受限等种种原因,无法享受与健听人群平等的语言文化权利,这在近年来成为墨西哥政府和社会关心的重要议题之一。为解决这一问题,墨西哥政府通过修订法律法规等,做出了一系列努力。 2021 年 2 月,墨西哥对《联邦电影法》进行修订,规定电影院放映的所有影片都必须配有字幕,让听障者与健听观众享有同等的观影权利。 2021 年 10 月,众议院通过有关双语双文化教育模式的提案,旨在认可和保护手语文化、提高听障者的西班牙语水平。此外,新冠疫情期间,保障听障儿童在家接受高质量的远程教育也成为墨西哥政府的重要工作之一。
一、政策法律规定
墨西哥 2011 年 5 月颁布的《残疾人包容基本法》规定国家应确保所有残疾人的一切人权和基本自由,并促进其充分实现。在教育方面,该法规规定公共教育部应促进落实残疾人受教育的权利,“禁止学校、教育机构、幼儿园或国家教育系统的教学或行政人员对残疾人进行任何形式的歧视”,并且应当为残疾学生接受教育提供各类技术和信息支持。此外,国家和地方电视台播放的教育类节目都应配备字幕或墨西哥手语翻译。
在文化方面,该法规明确了墨西哥文化部有义务保障残疾人的文化权利,通过必要的设施和技术手段,保护残障人士获得和享受文化服务的权利。在听障人士的语言文化权利保护层面,《残疾人包容基本法》将手语确定为聋人社区语言遗产的一部分,文化部有责任引导民众对听障人群的语言身份与群体文化给予充分认可和支持。
二、社会语言背景
为保障听障群体的语言使用权利而制定的政策,需要充分考虑他们真实的语言使用情况和具体需求,才能从问题出发切实保障平等的语言权利。
(一)听障人口分布
墨西哥国家统计和地理研究所 2014 年的报告显示,该国约有 240 万听障人士,占总人口的 1.9%,占残疾人口的 33.5% ,在各类残障人群中占比较高。其中, 46% 的 14 岁以下聋人从未接受过学校教育;而在 15 至 29 岁的聋人青年中,有 28% 没上过学。听障人群的受教育程度远低于健听人群,为教育公平、应急语言服务、信息传播和社会文化发展等方面带来了挑战。
(二)多语种手语特点
听障人群普遍使用手语进行日常交流,手语成为他们文化认同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据估计,墨西哥有 87 000 至 100 000 名手语使用者,他们使用墨西哥手语、美国手语、玛雅手语等多语种手语及手语变体进行日常交际。
美国手语主要在墨西哥北部边境与美国毗邻的地区被广泛使用。调查显示,该地区大多数听障人士在童年时期首次接触的手语是美国手语,而不是墨西哥手语。该地区聋人社区中,部分成员误认为他们所使用的美国手语就是墨西哥聋人普遍使用的语言,无法主动意识到美国手语和墨西哥手语之间的区别。
另一种与墨西哥手语共存的手语体系为土著民族手语。在墨西哥南部、东南部以及西北部尤卡坦半岛地区,土著民族人口密度较大。在土著社区中生活的聋人,最初自创了属于其社区的手语系统。随着这一手语系统的发展和成熟,土著居民聚居区内形成了特有的手语体系。在尤卡坦半岛南部地区,玛雅手语和墨西哥手语共存,但由于在学校中普遍使用墨西哥手语,聋人能够很好地区分和使用这两种手语体系。
墨西哥手语于 2005 年正式成为墨西哥的“国家语言”之一,作为手语通用语被纳入面向听障人群的国家教育系统中。墨西哥手语发源于国立聋人学校,后逐渐成为墨西哥听障人群身份认同感的重要来源和聋人社区的文化符号。由于墨西哥手语与西班牙语具有不同的动词变化、语篇结构、语序和词汇偏好,听障人群必须经过系统的语言学习才能认识和使用西班牙书面语。如何处理墨西哥手语与西班牙语之间的关系、如何在充分接纳和尊重聋人社区文化的基础上提高西班牙语识字率,是保障听障者语言权利时需要考虑的重点之一。
三、具体举措
墨西哥多种手语系统共存的特殊现状让来自特定地区的聋人具备了掌握两种甚至多种手语的能力,但这也为保障听障人士的语言教育和文化权利带来了一定的困难。近年来,墨西哥政府通过修订和补充法律法规,努力保障听障人士能够平等接受高质量的语言教育、参与文化活动。
(一)规范化字幕保障平等观影权利
墨西哥《联邦电影法》第 8 条经修订后于 2021 年 3 月 22 日正式施行。该法规规定:“电影应以原版形式并配备西班牙语字幕向公众放映。儿童电影和教育类纪录片可以上映配音版本,但也须配有西班牙语字幕。”在此之前,依据 1992 年的《联邦电影法》,电影是否需要配备字幕是由电影制作方自行决定的。
新规的实施意味着影院内播放的所有影片,无论是西语还是外语影片,都强制配备西语字幕。此举是为了“促进墨西哥电影的发展,为在墨西哥制作的电影提供财政奖励,同时保护观众的权利”。
这一举措最初由公民运动党领导人克莱门特·卡斯塔涅达与 106 个民间组织和团体共同提出。在这份名为《我们要为听障群体提供无障碍电影院》的提案中,他们指出大多数电影在影院放映时不提供字幕,这让聋人群体几乎不会走入影院欣赏母语影片或西班牙语配音影片。虽然奈飞网(Netflix)、 HBO 电视网等互联网平台和电视频道播放影片时,为了方便听障人士,通常都能够调出字幕,但当听障者走入电影院观影时,却没有选择的权利。
2021 年 2 月 16 日,众议院以 443 票赞成和 1 票弃权批准了这一提案。文化和电影委员会主席塞尔吉奥·梅尔对此表示赞成,他认为:“这是为了打破阻碍残疾人(尤其是听障者)充分享受不同艺术和文化表现形式的障碍……今后所有的电影,无论它们是以何种语言拍摄的,都将配有西班牙语字幕。这将帮助 240 多万聋人和我们一样能够欣赏这门艺术。”
(二)落实双语双文化教学模式
2021 年 10 月,墨西哥众议院通过提案,建议修改《儿童和青少年权利基本法》和《残疾人包容基本法》中相关内容,将“聋人社区”定义为“共享聋人文化身份和使用手语的社会群体”,并强调聋哑儿童和青少年有权利且有义务接受符合他们发展需要的双语教育,国家公共教育部应该为听障儿童和青少年提供符合他们身心需求和文化特征的墨西哥手语和西班牙语双语双文化教育。
墨西哥公共教育部发布的《聋人学生基础教育教学指南—双语双文化教育模式》中提到,双语文化教育这一特殊教育模式以聋人学生特殊的需求和身心条件为基础。与健听人士不同的是,对大部分听障人士而言,手语为他们的母语,而书面语和口语则是他们的第二语言,因此在教学中尤其需要重视他们第二语言习得中的困难和需求,以及母语文化和二语文化的互动,进而建立身份认同和文化自信。
双语双文化教育提案旨在最大限度地提高听障人群的技能和能力。听障人士想要充分有效地融入社会,需要能够使用所处社会的通用语言,以便与健听的社会成员进行交流。数据显示,墨西哥残疾人中的文盲率高达 25.8%,而聋人群体的受教育程度也普遍偏低。关注弱势群体委员会主席巴雷拉·福尔图尔认为聋人学校教育落后是该群体无法实现个人发展的重要原因。受教育程度不足对听障人士的职业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目前只有三成青年聋人能够通过稳定的工作赚取足够的生活费。在具体实施层面,巴雷拉·福尔图尔建议在基础教育中设置专门面向聋人学生的西班牙语阅读和写作课程,以降低聋人中的文盲比例。
此外,提案指出,为适应学生的听力条件,学校在设计和落实听障学生教学时,必须配备墨西哥手语教师,课堂语言需要囊括墨西哥手语、西班牙语书面语和西班牙语口语三种语言形式,采用辅以动作、手势和面部表情的综合教学模式。在此基础上,该提案希望将墨西哥手语教师培训的计划提上日程,为聋人学校的老师提供更加有针对性的培训和指导,提高听障人群的双语教学质量。
(三)远程课堂配备手语翻译
近年来,墨西哥对《墨西哥合众国宪法》进行了一系列修订,将国家教育定义为“包容性教育”,而通过手语翻译让听障学生享受平等受教育的权利则是包容性教育中的一个基本要素。
面对由新冠疫情造成的停课问题,墨西哥公共教育部门呼吁通过数字化远程学习技术保障教育的连续性,并强调需要缩小全国各地区之间的远程教育水平差距,落实宪法所明确的“包容性教育”模式。在这一模式下,远程教育与传统线下教育一样,也需要充分考虑听障学生的特殊需求,保障聋人等残疾学生群体在疫情期间依然能够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
为此,墨西哥政府针对聋人学生推出多项服务,并且取得了一定进展。例如,远程课堂项目“家中学习”于 2020 年 5 月 4 日在学前课程和小学课程中上线了墨西哥手语翻译功能,并于一周后为中学课程也配备了手语翻译。正如公共教育部副部长马科斯·布西奥所说:“公共教育部正在通过包容性教育战略关注基础教育中的残疾儿童,该战略正逐步在‘家中学习’计划里得到具体实施。” 此外,该远程教学项目还在其官网( https://aprendeencasa.sep.gob.mx/ )为残疾儿童家庭提供了《残疾儿童家庭指导意见》,旨在引导家长辅助疫情期间居家学习的残疾人孩子进行课内外活动,并着重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
四、社会反响
墨西哥政府为保障听障人士语言文化权利所出台的一系列举措,得到了包括听障群体在内的多方支持。例如,文化和电影委员会主席塞尔吉奥·梅尔在其社交网站账号上表示,《联邦电影法》此次修订是听障群体享受人权和文化权利的重要一步,历史性地解决了一项社会公平问题。
尽管如此,上述举措的实施效果还有待时间检验,对于这些举措是否能够真正保障听障者的包括语言使用在内的各项权利,多家媒体和机构表示质疑。例如,远程教育中的手语翻译质量和效果受到了墨西哥城人权委员会等机构的质疑。墨西哥城人权委员会 2021 年一项名为“被禁锢的童年”的调查显示,半数听障儿童和青少年表示他们怀念学校生活,学校生活对他们的学习和社交具有重要意义,而疫情期间的远程教育无法充分满足听障学生学习和社交的需要。此外,非营利组织“墨西哥人优先”在其 2021 年的调查报告《公平与回归》中指出,在“家中学习”项目中上线的 10 257 个课程视频中,只有 775 个配有墨西哥手语翻译,配备手语翻译的比例低至 7.55%。这可能与手语翻译从业者极度短缺的实际情况有关。据《国家报》报道,墨西哥只有约 40 名经过资格认证的专业手语翻译,其中有 11 位来自首都墨西哥城,而全国境内有能力进行专业手语翻译的工作人员也不超过 100 名。
双语双文化教育模型在实现的过程中也遇到了诸多问题,例如特殊教育预算不足、专业教师紧缺等。尽管公共教育部规定国家必须向所有听障学生提供优质且有针对性的教育,但对没能达到这一要求的学校没有明确任何惩罚措施。手语译员劳拉·阿尔瓦雷斯在采访中指出,听障学生往往与其他残疾儿童在同样的课堂里接受无差别教育,由于大部分教师不懂手语或未接受过专业培训,他们常常忽视聋哑儿童的需求,只关注课堂里的健听儿童。
面对亟待解决的诸多问题,墨西哥政府与残障人士代表、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民间组织等多方合作,寻找可能的解决方案。尤其是墨西哥国内的民间组织在其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他们积极采取行动,补充、完善和监督政府为保障听障人群权益所做出的系列举措。聋人联盟作为一个旨在争取聋人语言权利的民间组织,在其官网( https://www.sordosmexico.org/ )上为听障人士提供了墨西哥手语教学、青少年读书会、圆桌讨论会、技能培训课程等远程和线下服务,同时也在健听人群中宣传手语文化和包容性教育模式,以此推动建设尊重残疾人人权和语言文化权利的包容性社会文化。
面对庞大的听障人口和复杂语情带来的种种问题,墨西哥政府正做出多种尝试,希望在教育和文化领域完善残疾人保障相关法律法规,尤其为听障群体中的年轻人接受基础教育、享受文化和语言权利提供了政策上的保障。但与此同时,政策从出台至落地仍需多方共同努力和持续配合。
(原文载于《世界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22)》第115—12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