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中国语言学国际话语权现状及建构方略——跨学科话语权反思与重构
作者:赵蓉晖(上海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战略研究中心)、张勇晨(上海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战略研究中心)
来源:《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年2期
摘要:国际话语权建设是近年来关注热度很高的话题,有关语言学的研究在观察视角、研究方法、研究深度方面还有值得商榷的问题。文章基于知识社会学和传播学考察学术共同体和话语权,认为学术话语权指一种知识体系在学术共同体中的影响力,其四大要素包括信任感、吸引力、依赖感、服务性。从这4个维度考察中国语言学国际学术话语权现状,发现:(1)中国传统语言学的国际认可度高于现代语言学,应用语言学的国际显示度高于语言基础研究;(2)在认识和研究世界语言的宽度、研究质量,在服务社会和学术共同体能力方面,中国语言学的表现不够理想。为此提出融合知识生产和知识传播两方面的话语权建设方略,认为知识生产应注重宽度、厚度和特色,知识传播应注意结构、多语言和多路径。文章对学科话语权的学理性分析、提出的分析维度和观察指标,亦可启发其他领域的相关研究。
关键词:国际话语权;中国语言学;学术话语权;知识社会学;传播学
引用格式(GB/T 7714—2015):赵蓉晖,张勇晨.中国语言学国际话语权现状及建构方略——跨学科话语权反思与重构[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56(02):5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