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瑶瑶,等:汉日语非逻辑动宾结构的生成模式与社会文化力认知动因

发布者:中国外语战略研究中心发布时间:2024-12-24浏览次数:338

标题:汉日语非逻辑动宾结构的生成模式与社会文化力认知动因

作者:许瑶瑶(上海外国语大学日本文化经济学院)、许慈惠(上海外国语大学贤达经济人文学院外语学院)、陆健(上海外国语大学贤达经济人文学院外语学院)

来源:《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24年1期

摘要:汉日语非逻辑动宾结构可解释为“手段动宾结构V1O1”+“目的动宾结构V2O2”之两个常规逻辑连动动宾结构的交叉糅合为一,其生成模式是截取一个结构的动词和另一结构的宾语,有V2O1型(“恢复疲劳”「疲労を回復する」)和V1O2型(“打扫卫生”)两类。交叉糅合为一后,句法表层看似不符合逻辑,但语义深层仍保留着原本的完整信息而自洽,得以在凸显重点的同时,实现经济原则,事半功倍。其生成反映出语言背后强大的社会文化力,具体有二:一是社会共同尊崇的“除坏取好”原则,在认知上做引导和制约;二是所谓的非逻辑带出幽默语用效应,吸人眼球。

关键词:非逻辑动宾结构;交叉糅合为一;社会文化力;除坏取好原则;非逻辑幽默

引用格式(GB/T 7714—2015):许瑶瑶,许慈惠,陆健.汉日语非逻辑动宾结构的生成模式与社会文化力认知动因[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24,32(01):27-31.DOI:10.16362/j.cnki.cn61-1457/h.2024.01.007.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