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台标和英语考试引发热议

发布者:发布时间:2010-09-03浏览次数:305

央视台标之争和是否取消英语考试引发热议

    刚刚迈进2009年,我国的语言生活中就出现了两个与外语有关的热点话题,反映出社会各界对外语问题的关注,引人深思。

    热点之一:央视的英文台标该不该换?

    2月初,教育部有关部门提出,为国人所熟知的央视台标“CCTV”使用了英文字母,而非我国的通用语言文字,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关于广播、电影、电视用语用字应当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为基本的用语用字的规定,包括央视在内的全国40%的上星电视频道的台标都需要修改,因为这不符合国家语言文字法律法规要求,不利于宣传、推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央视相关人士则表示,央视的台标已经延续了数十年,非常珍贵,不可能轻易更改,若要更改,必须有上级主管部门的指示。北京电视台也表示,目前使用的台标是今年11日新启用的,已经国家广电总局审批,完全合法,因此目前没有做出调换的打算。一时间,央视台标该不该换的问题引起了人们广泛讨论。人民网、正义网等纷纷推出网上调查,就此事征求意见。

    从调查结果来看,近80%的受访者赞成央视更换台标,中央电视台作为国家电视台,应当使用本国语言文字来代表国家形象,有利于传播民族文化。目前,在国外正形成汉语热,况且,中央电视台的观众绝大多数是中国人,台标自然也应该由汉字组成。使用民族文字是一个国家自信心的标志,这与国际接轨并不发生冲突。有网友特别指出,央视拒绝更换台标是对本民族语言文字的不尊重,是文化不自信的表现。对于央视的顾虑,有网友指出,更改台标算不上多么严重的事情,只要不损害电视台的核心和灵魂,台标更改只是表层改动,并不会造成实质性损害。

    持反对意见的人则认为,要求央视更换台标需要面临三个问题:第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对延续使用时间已达数十年的央视台标有无溯及力?这一点,教育部说了不算,尚需权威司法机构出面认定。第二,使用规范汉字固然重要,但约定俗成的因素也应考虑。“CCTV”作为一块家喻户晓的金字招牌,早已被亿万观众认可,这个时候提出改名要求,非但央视难以接受,寻常百姓也会感觉别扭。第三,国家通用与国际通用如何接轨?汉字是国家通用语言,英语是国际通用语言,对已经走向国际的中国企业而言,选择使用汉字还是英文作为自己的标识,毫无疑问应该拥有充分自主权。对此事的纠缠属于小题大做瞎折腾

    还有一些人士持相对中立的立场,认为爱我国家,必爱我语言,要尊重母语,维护母语尊严,但在具体的措施上,还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尊重语言使用者的自主权。

    这场争论主要集中在两点上:第一,使用外语字母是否就意味着不尊重本民族的传统文化;第二,如何切实有效地贯彻执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从许多国家的经验和大多数人的认知来看,语言的确是国家主权和民族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以其作为标志的使用必须考虑到其政治和文化的象征意义,央视的特殊地位要求它更要慎重地对待此类问题。从法律的角度来看,央视和其他一些电视台的台标的确与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要求不符,但该法律21世纪才颁布,央视的台标却已经使用了几十年,根据法律不溯及既往的原则,似乎不能认定央视违法。况且,假如把央视台标看作是图形商标,那么又无法仅依据语言文字法来判定此事的性质。如何判定央视的行为是否违法,这恐怕才是解决争论的核心所在。因此,需要联合多方人士深入探讨这些问题,必要时对相关法律法规做出适当的调整或补充,以适应时代变化的需要。

    我国当前的语言生活中,外语的使用已经相当普遍,也引起了多方人士的关注,如何看待外语的地位,如何规范外语的使用,如何协调外语与本国语言的关系,这些都是我国语言文字管理部门和相关研究者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热点之二:外语考试是否该取消?

    在刚刚结束的两会上,全国政协常委、山东省政协副主席、山东中医药大学校长王新陆提交了一份关于高考不一定非得考外语的提案,他已经是第三次向两会提交相关提案,并且争取到了30个委员的签名支持。王新陆认为,高考应彻底放开,考外语也可以,考古汉语也可以,鼓励学生自由选择,人才培养多元化才符合人性的发展、符合社会的发展。该提案被网友们评为今年两会最牛九大提案议案之一,再次引发了人们对外语考试的热议。

    近期,教育部公开为《国家教育中长期规划纲要》征集民意第一阶段已经接近尾声,人民网网友一直踊跃为规划纲要献计献策。从一个多月来的网友留言看,英语教学受到很多人的关注,近300网友留言要求改变全民学习英语的状态,希望在减轻英语学习负担的前提下,增加音、体、美、劳等课程,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3月,全国政协委员、湖南社会主义学院副院长、湘潭大学法学院博导胡旭晟提交提案,建议取消英语复试线。他指出,在研究生招生考试中,英语成绩具有一票否决权。许多精于专业的优秀人才,常常被挡在英语门外;许多顺利升学的考生,又因在英语门上耗费了过多精力,专业水准平平。当今世界,英语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但问题不是要不要学,而是如何学,学多少,多少人应该学。

    新华网(36)更以把全民学英语请下神坛为标题指出,全民学英语确实培养了一些外语人才,但对许多人而言,英语已成为生活中的不能承受之重。一门外国语言在我们这样有着悠久文明的泱泱大国中竟抢了如此大的风头,不禁让人想问:它真的有必要被拔到神一般的高度吗?该文还指出,国家重视外语,是因为改革开放后,我们打开国门,需要加强与外部的交流和合作,亟需培养大量熟悉外语的人才。学习外语的目的正是通过加强交流,学习国外先进发展经验,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然而,改革开放进行了数十年之后,也许是时间久长之故,一些人已经忘了我们当初推广英语学习的目的,反而将学习英语本身当成了唯一目标。作为交流手段,英语对于我们加强对外开放、融入国际社会作用不可忽视,但将它的功用太过夸大,反而会有害于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

    根据目前的言论,似乎更多的人都在声讨当前的外语教育和考试,类似别让外语侵害我们太深说起学英语眼泪哗哗的不要让大环境元素入侵腐蚀国语地位等标题相当吸引眼球。但从去年年底召开的外文使用情况座谈会和我们平时所做的一些调查来看,认为外语能力重要、外语水平跟不上实际需要、需要加强外语教育的呼声也不少。北京师范大学校长钟秉林就认为,中国人才需要走出去,学习国外的先进的经验,也需要把自己的高水平研究成果推向世界,作为交流工具的国际语言是必不可少的。还有论者表示,与其讨论是否取消英语一刀切,不如多想想办法进行英语教学改革,让学生对学英语更感兴趣,更容易地学英语。还有人认为,不一刀切的思路是好的,但教育改革应很谨慎。近年来,类似的争论不绝于耳,始终未能得出令人信服的结论,这说明外语规划已经成为一项亟待开展的工作,对外语教育的改革和外语考试结果的社会应用等问题需要进行客观深入的调查研究,方能提出合理有效的解决方案。但国内目前尚无统一管理外语事务的机构,因此研究和协调都显得力不从心,这本身就是外语规划面临的现实问题之一。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