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回顾 | 王革于“中国外语战略研究中心讲坛”谈中国特色外语教材开发与课程建设

发布者:中国外语战略研究中心发布时间:2022-08-01浏览次数:271


2022年7月14日晚,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外国语学院王革教授在“中国外语战略研究中心讲坛”作了题为《中国故事·世界表达——以“读懂中国”通识教材开发和课程建设为例》的学术讲座。讲座由中心执行主任赵蓉晖教授主持,上外国际教育学院宋亚南副教授担任评议人,400余位校内外师生在线参加。

讲座伊始,王革教授回顾了国内外学界对外语教材的研究,指出目前国内英语教材在展示“中国故事”中存在的问题。他认为我国大学英语教学长期以来在形式上存在“重视工具性、轻视人文性”,在内容上存在“过度强调欧美文化”和“忽视本土文化及非英语国家文化”的问题,这与“中国文化走出去”和“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的匹配度产生很大距离。因此,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如何推广中国文化、提升中国的国际话语权、用国际熟悉且认可的方式讲好当代“中国故事”,是政界、学界日益关注的问题。

接着,王老师基于形式和内容的角度,剖析了优质语言教材的特点。他认为优质教材需符合以下标准:(1)内容丰富、精准、与时俱进;(2)功能充分满足教和学的需要;(3)组织结构清晰、逻辑性强;(4)语言精准适当,符合设计目标;(5)版式规范。以《读懂中国:英语读写教程》为例,王老师介绍了教材的编写背景及“读懂中国”通识课程建设的思路。本教材适用于外语或非外语专业的全校通识课、普通高校的公共英语选修课、普通高校外语专业的“思政课”,以及来华留学生的“中国文化课”“中国国情课”等。王老师指出,教材编写和课程建设需与国家相关政策和教学指导思想对标,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等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的精神,“深度挖掘高校各类课程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并契合《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随后,王老师从教学目标、教学思路、教学评价等维度对《读懂中国:英语读写教程》及相关课程的教学情况进行了综述,提出教材建设需满足国家对外语思政建设的要求。王教授提倡运用“产出导向法”,设立贴合中国国情和特色文化传统的教学目标,设计契合单元主题的、用英语诠释中国故事的教学任务,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注重学生知识和能力的建构和统一;鼓励学生通过自评和互评提出建设性改进意见,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和思辨能力,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构建学术共同体。

最后,宋亚南老师对讲座进行了评议。宋老师指出,《读懂中国:英语读写教程》这一教材与国家顶层设计契合,充分了解外语教师与学生的教学需求,体现了新时代中国外语教育的特色。在线师生也与王革教授进行了热烈讨论与互动。王教授针对国家外语教材编写要求、外语教材内容的多元建构、教师在教材使用中发挥的介质作用、对学生写作任务的评价反馈等问题作了专业详实的回应。王教授的讲座既拓展了中国本土外语教学的研究视野,也对中国特色的外语教材开发与课程建设提供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撰稿:周洲

审订:朱晔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