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 学术写作中的思辨能力与学科知识 Critical thinking and disciplinary knowledge in academic writing |
主讲人 | 濮实(北京外国语大学) |
主持人 | 余华(上海外国语大学) |
讲座语言 | 中文 |
时间 | 8月4日(周四)19:00—20:30 |
参与方式 |
█ 内容提要
思辨(critical thinking)是学术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思辨能力的培养也是高等教育的一个主要任务。思辨常被视为抽象的高阶思维形式,有别于记忆、理解等“低阶”思维技能。尽管众所周知,思辨能力的运用离不开学科知识的积累,但在实际中,思辨能力的培养往往关注学生是否能够独立思考、“打破权威”、表达新观点,较少探讨权威性学科知识的学习如何创造条件,促成新观点的产生和思维水平的提升。本次讲座基于一项民族志研究,通过比较三组中国硕士生的学术写作经历,从学术社会化的角度,重新阐释思辨的本质,分析思辨能力和学科知识的密切关系,为教学和学习提供启示。
█ 主讲人简介
濮实,剑桥大学教育学博士,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与教育研究中心/国家语言能力发展研究中心专职研究员,讲师,主要研究方向:外语课程与教学,思辨能力,学术素养。发表中英文论文十余篇,出版英文专著《学术写作中的思辨——文化视角下的解读》(Critical Thinking in Academic Writing: A Cultural Approa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