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语言规划理论流派和思想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0-12-12浏览次数:1059

国外语言规划理论流派和思想

周庆生

一、引言

某一社会中的语言使用问题往往会受到该社会成员的关注或干预,他们或者抱怨报纸编辑人员的复函语意含糊不清,或者倡导进行一种拼写法的改革,或者主张保险规则要用“大白话”来写,或者建议某一社区的教育体制应发挥少数民族语言的作用,或者呼吁有关部门应该培训法庭译员,或者提议某一机构应该研发国际通行术语,或者建议政府应该选定一种或多种官方语言,等等。在社会语言学中,这些问题均被囊括在一个统一的研究领域即语言规划当中。

“语言规划”这个术语是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由美国语言学家豪根引入学术界的(Haugen,1959),该术语是指为了改变某一语言社区的语言行为,而从事的所有有意识的尝试活动,“从提出一个新术语到推行一种新语言”(Haugen, 1987: 627)都可以纳入语言规划之

中。后来,学者们不断修订或改用这个概念,使语言规划的内涵不断扩大,既包括社会整合当中的语言和社会语言,也包括社会整合当中跟语言密切相关的经济和政治。

语言学中采用语言规划这个术语,明显受到社会学中“社会规划”这个术语的影响。在现代,社会规划和语言规划的联系是非常紧密的。譬如,挪威的语言规划与扩大社会民主之间的紧密联系就特别引人注目。如果脱离或不考虑160多年来挪威的社会变迁、经济变迁和政治变迁,那就根本没有办法理解现代挪威语的发展。

二、语言规划的维度

在人类社会的历史长河中,语言规划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已经存在几千年了,但是作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不过是近50多年来的事。学者们从不同的维度研究语言规划,其中最著名、最有影响的是语言本体规划和语言地位规划。率先提出并论证这两大规划的是德裔加拿

大语言学家海因茨·克洛斯(HeinzKloss, 1967)。他认为应该区分两种不同的语言,一种是作为自主的语言系统的语言,一种是作为社会制度的语言。以这两种不同的语言观为基础,他进一步划分出:语言本体规划,即关注语言本身或语言内部结构的规划;语言地位规划,系指某一特定社会中,为了改变一种语言或语言变体的使用和功能而付出的种种努力。

()语言本体规划

典型的本体规划主要包括以下一些活动:为一种语言的口语设计一种书写系统,从事拼写法改革或文字改革,创造新词术语,出版语法书籍。语言本体规划的核心是建立统一的语言标准和规范,实现语言标准化。不同种类的语言标准化进程各不相同。语言标准化的不同类型或不同阶段大致分为以下五种:

尚未实现标准化的口语 这种语言只有口语,尚无文字,尚未设计出记录该语言的书写系统。譬如,埃塞俄比亚的盖拉语、莱索托的布蒂语等等。

部分实现或尚未实现标准化的书面语 该类书面语主要在初等教育中使用,其特点是语言形态系统和句法系统存在较大的变异。大多数的美洲印第安语都属于这种类型。

新标准语 在教育和行政管理部门使用,但不适宜在科学技术等研究层面使用。譬如,乌干达的卢干达语、南非的科萨语、法国及西班牙的巴斯克语。

古标准语 在工业时代之前曾广泛使用,缺少现代科学技术词汇和语域。譬如,古希腊语、古希伯来语和拉丁语。

完善的现代标准语 在现代各个交际领域中使用,包括科学技术领域。譬如,英语、法语、

德语、丹麦语、现代希伯来语等等。

()语言地位规划

地位规划旨在为某种语言配置一些新的功能,通过实施规划,使该语言成为教学媒体用语或者成为官方语言等等,该规划影响到一种语言在社会中所起的作用。

根据语言规划人员的划分,语言在社会中能够发挥的功能大概有十几种(Cooper, 1989:99-119)。具有一定社会功能的语言可以概括为:

官方语言 在全国范围内使用,具有各种政治、文化代表性的法定语言。许多国家的宪法或法规明确规定了一种或多种语言的官方功能。例如,在爱尔兰,宪法规定爱尔兰语和英语共同享有官方的地位。

省区语言 在某一省份或地区使用的官方语言。该语言的官方功能不是全国性的,而是区域性或地方性的。譬如,1974年以来,加拿大魁北克省的官方语言只是法语这一种语言,加拿大国家的官方语言则是英语和法语这两种语言。

通用语 也称作更广泛交际语言,是一个国家内部不同语言群体之间使用的一种或多种交际用语。譬如,肯尼亚和坦桑尼亚的斯瓦希里语,印度的印地语和英语。

国际语 在外交关系、外贸、旅游等国际领域使用的主要语言。例如,在中世纪的欧洲,国际交往使用的主要语言是拉丁语,现今则是英语。

首都语言 国家首都附近使用的主要交际语言。如果一个国家的政治权力、社会声望和经济活动都集中在首都,那么,首都语言的功能就特别重要。譬如,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的周围,有些省份的官方语言是荷兰语,有些省份的官方语言是法语,而布鲁塞尔的官方语言则

是荷兰语和法语这两种语言。

群体语言 主要在某一群体(如某一部落或外国移民聚落的成员)中使用的规范的交际语言。例如,在英国,非洲-加勒比移民中使用的牙买加混合语就是一种群体语言。

教育语言 某一国家或地区初等或中等教育中使用的语言。譬如,挪威初等教育中广泛使用的诸多地方方言。

学校课程语言 通常作为中等或高等教育中的一门课程来讲授的语言。例如,法语是德国高级中学中讲授的一门课程。

文学语言 主要在文学作品中或主要由学者使用。例如,拉丁语是18世纪之前欧洲文学特别是科学写作的主要用语。

宗教语言 宗教仪式使用的特定语言。譬如,伊斯兰教、犹太教在吟诵宗教经文和祷告时使用的一种神圣语言,即伊斯兰教使用的阿拉伯语,犹太教使用的希伯来语。

大众媒体语言 报刊、广播、电视等媒体使用的语言。比如,以色列政府明确规定了希伯来语、阿拉伯语等外语的播音时数。

工厂语言 在工作场所交际中使用的语言。譬如,德国工厂中的主要用语是德语,但是,在特定的生产线上,占优势的语言却是土耳其语、希腊语、意大利语及其他一些移民语言。

语言本体规划和语言地位规划是语言规划人员划分出来的两种不同的概念,但二者之间也存在着紧密的关联。要为一种语言配置一种新的功能,这本属于语言地位规划,但是该规划往往要求对该语言系统做出一定程度的改进,譬如,研发一种新的文体,创制并规范新词术语

等等,这又属于语言本体规划。

()语言声望规划和语言习得规划

语言声望规划刻意营造一种有利的心理环境,这种环境对于语言规划活动取得持久成功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假如某种语言必须在社会上推广开来,可是该语言只是在比较低俗的文化层面使用,而在比较高雅的层面没有什么地位,那么为该语言制定一项声望规划就显得十分必要了。为了改变拟定推行的某一语言的地位,使该语言能够得到全社会的认可,就需要增强该语言的社会声望。从这个意义上讲,语言声望规划通常是语言地位规划的一个先决条件或前提。

在语言习得规划方面,已经有许多致力于语言学习、语言推广和语言普及方面的实例。其中一个著名例证是,某国的政府设立类似“英国文化委员会”或德国“歌德学院”的文化机构,并为这类机构提供一定的资助,以便推动本国语言的对外传播。换句话说,就是推动其他国家将某国语言作为其国的第二语言进行学习。另一个有名的例子是,新西兰毛利语区推行土著语言毛利语,开展毛利语言习得活动。20世纪80年代初期,大多数毛利儿童已经不懂得他们祖先的语言。语言学家认为毛利语已经成为一种濒危语言。为了挽救毛利语,毛利社区建立了所谓的“语言巢”,社区中还能讲毛利语的许多老人志愿到学龄前儿童学校担任护理人,为这些学校中的毛利儿童讲授毛利语。

……………………

本文收集于网络,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主要参考文献:

周庆生主编:《国外语言政策与语言规划进程》,语文出版社, 2001年。

周庆生主编:《国家、民族与语言:语言政策国别研究》,语文出版社, 2003年。

Bamgbose, A. (1987),“When isLanguage Planning notPlanning?”inJournalofWestAfrican Languages, 17 (1),pp. 6-14.

Bamgbose, A. (1991),Language and the Nation: The Language Question in Sub-Saharan Africa.Edinburgh:EdinburghUniversity Press for InternationalAfrican Institute.

…………………………

 

关闭